发布时间:2025-05-15 点此:72次
思念逝者,问候重生
今日是汶川地震15周年
“14时28分04秒,8.0级”
一连串的数字成为无法消灭的痛楚
土地撕裂、举国同悲
联合的中华魂却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也是在15年前
《小康》多位记者于第一时刻
投入到抗震救灾举动中
敏捷推出封面报导《悲凉我国》
往期回想
● 迈向文明的“第一次”
● 汶川大地震抗震实录——悲凉我国
● 悲恸映秀镇
● 成都:在磨难中厚重
● 问候!被忘记的英豪
● 天使的许诺:以性命相托
● 汶川,学子的守望
● 谭正人:一个刚强的女孩
● 大爱无疆
作为中心新闻媒体,《小康》杂志、我国小康网展现了强壮的力气。记者们第一时刻英勇奔赴余震不断的灾区中心;当期杂志挑选了是非封面,网站亦为界面换色……在天灾面前,咱们信息同享,彼此温暖。
今日,咱们祝愿汶川,勇毅前行,感谢每一位在灾祸中挺身而出的英豪。
当时刻来到2023年5月12日,这一天,“现场声响”、绝地中的言语碎片,弱小、零乱、转瞬即逝却也明晰、鲜活、教人难忘,忍不住引发那些躲藏于心的思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你们还记得吗?
《小康》记者前进震中
在接到可以赴灾区采访的告知,《小康》记者便在第一时刻从北京赶往成都,在成都志愿者余锦园的协助下,两位记者敏捷赶到都江堰。
马路上不时有救护车哀号着飞驰而去,坍毁和歪斜的高楼还有成群拖儿带女、扎着纱带的难民,让人心痛不已。这儿姑且如此,处于震中的映秀镇会是怎样?
▲《小康》记者朝着震中走去
在都江堰郊外都汶公路入口处,武警拦住了一溜轿车和一堆寻亲者。因为通往地震重灾区映秀镇的仅有一条公路都汶公路多处垮塌,山上还有泥石流,非常风险,除军车和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外,制止社会车辆上行。一位司机告知记者:“到映秀的山路反常阴险,许多寻亲者命丧于此。”
“爬也要进入震中”!经过重复交涉,《小康》记者总算经过了“封锁线”。
黄昏6时许,《小康》记者总算进入映秀镇。刚到路口,空气中弥散的哀痛以及腐尸的气味便扑面而来。一位先期抵达的媒体同仁说:“5月14日前后,每条街都摆满了死难者的遗体……漫天都是蚊蝇,处处都是失望的哭声。”
▲消防兵士在汶川县映秀镇救援被困大众
旧日映秀镇曾是汶川重工业最为兴旺的区域,并为通往九寨沟必经之处,素有阿坝州南大门之称。而眼前,除了寥寥几座七歪八扭皮开肉绽的高楼外,映秀镇简直被夷为平地,一片废墟:派出所和银行全体垮塌,人员枪支和钱钞被沉没;漩口中学以及镇小学还有幼儿园,部分或全体坍毁,近千名师生被埋在瓦砾之中;电厂宾馆等修建团体垮塌,电厂仅中层以上干部就有六七十人被瓦砾埋葬;乡民房子,简直百分之百坍毁……
痛心!白发人送黑发人
“孙子不听话,我不让他去镇上玩,他非要去,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映秀镇的陈正维白叟现已77岁,他有两儿三女,地震中,他的小儿子和孙子罹难。《小康》记者见到白叟时,他正木然地坐在路旁边看着解放军救人。
他孙子的尸身现已找到,“孩子玩也没玩成,要是听我的话,哪会没有呢。”陈正维一向在骂孙子不听话,泪花却在眼里一向闪着。
他的大儿子和三个女儿都在外地,但他不想离开映秀镇,这儿还埋着他最心爱的孙子和最小的儿子。
家里的日子本来就欠好,种了点苞谷,靠每年退耕还林给的1680元钱,才够一年的吃用。“现在地震了,不知道今撤退耕还林的钱还会不会给了……”白叟喃喃地说。
“我不想说话,只想干活救人!”
当记者来到映秀镇小学教学楼入口处时,又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还在用手挖着瓦砾。乡民说,老太太的孙子至今还埋在废墟里,她深信孙子还活着。每天都在不停地挖。
“12号下午2点多钟,我正好在二楼上数学课。房子塌了,我被压在防盗门下。”张龙永回想道,“后来,谭校长发现了我,是他和其他教师一同把我救出来了。”映秀小学教师余琴看着谭国强,眼泪就止不住往下流。她的女儿,也是被谭国强他们救出来的。而间隔小学缺乏百米的一栋崩塌的居民楼瓦砾下,却埋着谭国强的妻子与岳母。
“映秀小学的教学楼都塌了,全校473论理学生,47名教师,学生幸存213名,教师幸存25人。”谭国强嗓音沙哑地告知记者。
记者还想再多了解些状况,谭国强说:“我不想说话,只想干活救人!”
乡民告知记者:“自从地震产生以来,谭校长昼夜都在现场,他简直没有离开过映秀小学。”
结伴而行,踏上回家寻亲路
“咱们21个兄弟,不论谁倒下,其他人都不要管,咱们的方针只要一个,便是回家!”咱们共同附和,就上路了。严新和就在其间。
这是一支在地震产生第二天早晨,在都江堰暂时结伴而成的“部队”,成员都是前往汶川县的寻亲者。
被暴雨灌饱了的山体,随意地飞石和塌方。进入漩口镇前行几百米,尽管严新和死后的一名同行者被巨石砸伤,可是咱们践约继续向前。
严新和他们走出了30多公里,清点人数,只剩下7人,亲眼看见罹难的2人在外,其他19人是走散了,仍是罹难了,严新和不得而知。而此刻,是继续前进,仍是撤退,他陷入了困难的选择之中:前面还有更远更阴险的路要走。
终究的决断怎么,记者没有了他们的音讯,只传闻他们捎信给还在都江堰等候音讯、准备回家寻亲的朋友,千万不要走这条路……
我国戎行 超极限飞翔
汶川大地震产生后1小时,特级飞翔员、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刘军接到空军紧迫命令后在此待命。我国地震局的现场应急作业队和紧迫救援队有必要第一时刻赶赴灾区,刘军的使命是将他们运往灾区。
《小康》记者将近10小时跟访刘军机组。在接下来的4天,戎行与死神赛跑,废寝忘食,分秒必争。连绵不断的官兵、医护人员、救灾物资,经过他们的运送抵达地震现场。这是大地震之后最早抵达灾区救援的力气。
大规划、高密度的运送和空投在应战机组人员的极限——4天内,机组人员只睡了5个小时。大多数飞翔人员一天最多飞9个起落,空中接连飞翔15到16个小时,在空飞翔时刻之长史无前例。“咱们的主意是尽快地把这些人员和抢修车辆运送到灾区。时刻便是生命,早一秒钟抵达就有或许多抢救几个人。”刘军说,压力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前一阶段运送航机少的时分压力特别大。“咱们只能尽量多地拉,能尽量多拉人就多拉人,能多跑几趟就尽量多跑几趟。根本上,无论是咱们拉的人员也好,物资也好,都到达了咱们这个机组的极限。”
许多飞翔员一向在飞机上,许多时分仅仅吃方便面,有时分饭都顾不上吃,几天下来只睡了几个小时。还有的,都现已退伍了,但在公民最需求的时分,当机立断地回来,奋战在抗震救灾的最前哨。
《小康》记者与空军兵士们合影,镜头前,兵士们满是疲倦的脸上绽放出笑脸来。他们叮咛记者千万千万要把相片给他们寄去,因为能为灾区贡献力气是一种荣耀,他们巴望这一份荣耀被记录下来。
天使的许诺:以性命相托
为了能在第一时刻抢救伤者,一切的医护人员都以医院为家,接连奋战在抢救一线上。记者在医院许多办公室的门上,都发现了贴着的一张小纸片,“假如我不在办公室,请给我打电话……”为了便于联络和交流,许多医师都安顿了这张暂时的“手刺”,让患者和伤者家族可以在需求的时分当即找到他们。骨科主任裴福兴也设置了这张手刺。
地震产生后,华西医院作为西南区域的国家级疑问重症治疗中心,许多重灾区的危重伤员,地市级医院无法救治的危重伤员,大多经过飞机、救护车等方法运送到华西医院,在这些伤员中,骨科伤员约占90%。骨科医护人员的作业在极短的时刻内,爆增了几倍,压力巨大,裴主任带领他的团队只要不间断地繁忙着。
▲医护人员紧迫接送来自灾区的患者
地震产生后的三天三夜,他继续奋战在抢救作业的一线,过度的劳累加剧了他的老毛病缓慢肠炎。他身边的搭档介绍,裴主任前一天早晨就开端腹疼痛,晚饭和第二天早饭都没有吃,但他依然坚持着。当天,裴主任又在作业中弄伤了左手手指,冒着被重症患者感染的风险,他依然只字未提,仅仅到医护室简略地包扎了一下就又投入到了作业中。
整整一周的救援作业中,裴主任一向秉承着他“铁人”的劲头,可是他究竟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抗震救灾刚开端的那几天,每天都有十多辆救护车一同往医院里开进,每逢一辆救护车开进,都会有包含医师、护理和志愿者在内的五六人团队接手患者,那段时刻最忙的时分至少有100多位志愿者排队等候。”石应康院长承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他的眼睛也是红红的,和那些医护人员相同,现已接连30多个小时没有歇息。
“在震后60-96小时内,咱们所收治的来自汶川、北川、青川等重灾区的伤员中,现在已发现有兼并气性坏疽的伤员。这种感染菌可凭借医护人员的手、物品和器械触摸,形成更广泛的感染。所以要特别谨防操控。”石院长介绍。
汶川,学子的守望
“地震了,汶川不哭,四川不哭,我国不哭,咱们不哭。献血,捐款,安慰咱们身边来自灾区的同学,还有无尽的祈求和祝愿,请让咱们在大后方做这些咱们能做的工作。”5月12日14:28分汶川地震,旋即,全国各大高校网站就以黑字图片,白色字体打出“咱们一同挺住”的主题告示。
5月13日下午三点,北京大学三角地人头攒动,“齐献爱心,共渡难关”的条幅下,一个个学生神态庄严地将自己对灾区的善款放入捐款箱内。关于《小康》记者采访,许多学生仅仅表明在“做一件自己该做的事”,更有学生双眼含泪,垂头走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北大学生会更发起“校友汶川赈灾专项基金”召唤海内外的校友为灾区献出自己的力气。
5月13日11时26分,《小康》记者来到清华大学紫荆学生公寓学生服务楼前,看到几百论理学生安静地排着长队,等候献血。而在路侧是学生自发制成的条幅:“真情流动,血脉相通”。
“咱们有500多论理学生报名献血。”据清华大学红十字会秘书长刘爱琪介绍,因为排队要求献血的同学太多,估量晚上11点左右清华大学采血才干完毕。“同学们热心很高,咱们劝他们,他们也不回去。”
为哀悼四川汶县大地震中罹难的同胞,各高校也别离组织了烛光祈求活动。“尽管咱们身在校园,无法直接协助灾区的大众,可是咱们可以用心灵的交流带给灾区大众力气,期望咱们的祝愿飞越千山万水,温暖每个受伤的心灵,咱们与灾区同胞心连心、手挽手!”5月13日晚,我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一论理学生在烛光祈求现场对记者表明自己的心声。
烛光从同心圆圈内向外逐个亮起,操场上亮起星星点点的烛光,在轻声响起的音乐中,大学生们闭上双眼,默默地祈求:“汶川,明天会更好”。
2008年,《小康》杂志、我国小康网记者深化汶川前哨报导抗震救灾新闻,被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前锋号”荣誉称谓。
面向未来,绘就美丽村庄画卷
15年曩昔,现在的汶川,山明水秀,绿意盎然,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正缓缓打开。
近年来,汶川县紧紧围绕“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行(康养)”整体思路,以创立“无忧地·慢日子国家级旅行休假区”为总抓手,继续提高“两大名胜+无忧康养美好十大工程”建造水平,活跃培养爱国主义研学游、藏羌文明体会游、鲜果采摘农旅行、野奢民宿摄生游等新业态,不断擦亮“第一批天府旅行名县”金字招牌,荣获第一批省级全域旅行示范区、四川第一批全域研学试点区(县)等称谓。
汶川县北部为高山区域,日照足够,干旱少雨;南部为中低山区域,气候湿润,雨量充足。共同的山地气候特征,适宜在南部展开现代林业,在北部展开“汶川三宝”(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等生态果业。
现在,汶川自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造,不失时机地提高甜樱桃工业展开规划和水平,经过建立汶川甜樱桃采摘节等渠道载体,大力展开赏花经济、品果经济、绿色经济,并以甜樱桃为前言,融进全域旅行元素。
2009年5月12日,在地震产生的第二年,蓉昌高速都映段全线贯通;3年后的2012年11月29日,蓉昌高速映汶段建成通车,都汶高速就此全线通车!都汶高速是国际上首条建造于8级地震核心区的高速公路,一同也是在汶川地震后被誉为仅次于国道213的“第二条生命线”。
从成都经都江堰沿都汶高速而上,驱车一个半小时可抵达映秀镇,两个小时即可到汶川。
现在,这些甜樱桃经过蓉昌高速走向全了国各地,乡亲们的日子也跳过越兴旺。
近年来,汶川县安身实践,坚决“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对人居环境对立最杰出的废物、污水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脏乱差”等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用整治。
汶川县是四川全省第一批22个村庄复兴战略规划试点县,汶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编制完成了“1+11+2+5”村庄复兴规划,依据规划要求,依照“生态优先、防治偏重、管控结合、集约高效”的整体要求和“小规划、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宜居村庄规划理念,有序展开乡村“三大革命”“五大举动”“六化工程”。
经过多年的尽力,汶川县乡村废物收运覆盖率达100%,废物有用处理率达95%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79%。根本完成90%以上的行政村日子废物得到有用处理,50%以上的行政村乡村日子污水得到有用处理。乡村自来水普及率到达95%以上,村内路途通行条件显着改进,村容村貌明显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进。
一个美丽的新汶川,正在向咱们走来。
作者:苏枫
修改:田苑淯颖
审阅:龚紫陌
作者:苏枫
下一篇:刚刚,一个超级出资渠道诞生
相关推荐